B
黄金VS债券
4年前,随着次贷危机肆虐全球,黄金价格由每盎司800美元一飞冲天,涨至令人咋舌的1920美元,全世界都认识到黄金作为“货币之王”的威力。而在4年后的今天,当欧元区面临失去希腊这一险境时,黄金却遭到了投资者的无情抛弃。到底是何种力量改变了黄金的命运?
货币未现超发 新兴市场购买力仍在
美元计价资产“吸金”加剧
欧债为何让黄金这个避险资产与诸如欧元在内的风险资产在较长时间段上保持一致?这让很多人困惑不解。
查阅黄金的历史走势,发生在美国金融危机期间的上一轮黄金大幅调整,在时间长度上已经与本轮极不相称。2008年3月21日到10月31日期间,黄金的跌幅为23.49%,但整个调整周期仅用时7个月;而自去年9月崩盘的本轮调整虽然已经持续8个月,但金价依然步履维艰。
黄金价格的轮回说明基本面与2008年相比可能产生了一定变化。瑞信贵金属分析师汤姆·肯达尔认为,“市场资金正流向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尤其是美国国债,黄金正是这种流动性的来源供给,因此对近期金价非常不利。”彭博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22日创出历史最低纪录1.7181%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就一直在最低位置徘徊,而昨日收益率为1.8531%,仅较历史纪录上升了不到0.14个百分点。
这种长时间吸金状况极为罕见,虽然在2008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接连创出历史纪录,但当年12月19日到达最低位置2.1231%后只在最低位置徘徊了两日,随后一路上冲,并在2009年6月10日上涨至3.9455%。瑞达期货研究院分析师郑楠告诉记者,与美元避险资金相比,黄金市场的资金流入规模和速度远远不及。同样是避险,但债券可以带来稳定收益,而黄金只可保有现有价值,无法自我升值。
新兴经济体依然是金价支撑
在过去十年间,对金价起支柱作用的是全球性的货币超发、紧张的地缘政治因素和新兴经济体黄金需求增长。在2008年9月和2010年11月美国先后推出QE1和QE2后,黄金现货的涨幅分别为66.77%和17.51%,而在“9·11”当日和伊拉克战争期间,黄金也上涨了5.34%和229.63%。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除新兴经济体依然在大举购买黄金并由此对金价形成支撑外,全球性货币超发和地缘政治紧张都发生了很大改观。首先,货币超发在最近的高通胀压力下放缓,而金融机构则更加受到欧债危机带来的流动性匮乏影响。
两国进一步宽松都需要物价进一步放缓。本周英国货币委员会决定不在目前状况下进行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英国央行副行长保罗·塔克尔指出,该国通胀下跌速度比预期更加缓慢,短时间无法进入央行的目标区间。此外,近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多次会议中只字不提QE3,还上调通胀预期展望,这也打压了宽松预期。IHS公司金融理事保罗·埃德尔斯坦认为,伯南克不愿意通过操纵通胀率来使经济增长和就业率更好,美联储正希望远离QE3。
中国黄金消费成为今年支撑金价的关键。中国香港特区政府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通过中国香港进口及转进口黄金量为135.5吨,而去年同期为19.7吨。
瑞达期货郑楠向记者表示,虽然从短期来看,全球的流动性匮乏依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但货币超发是长期趋势,所以近期的走低可能不意味着黄金中长期牛市的结束。
C
QE3存预期
从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间,国际黄金现货价格最多上涨了近6倍,在不考虑任何杠杆的情况下,可以与那波疯狂的炒房回报相媲美。但当金价连续刺破1600美元的屏障时,几乎所有的炒金客都在沉思一个问题:这10年牛市是否将走向终结?
短期风险
不影响牛市格局
很多人将金价上扬归结于频繁的战争(包括阿富汗战争、中东战争等),另外一些人认为是印度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旺盛的需求支撑起了牛市。但如果仔细看过去10年的金价走势可以发现,真正推动这波狂潮的幕后推手正是美联储和它的货币政策。
在2007年8月,现货黄金价格处于700美元以下,当时人们似乎敬畏于金价能否突破三位数,但在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巨头纷纷倒下后,一些聪明的投资者从美联储的行动中嗅到了一丝特殊的气息。资料显示,从2007年~2008年,美联储数次向金融系统注资并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于2008年5月更将定期拍卖工具(TAF)规模扩大至750亿美元。这些都是第一次量化宽松的前兆,而当美联储真正开始印钱时,大多数投资者才恍然大悟,原来黄金上涨是因为对美元体系的不信任以及抵御通胀风险所为。
在两轮量化宽松期间,黄金是国际投资市场上的绝对明星。据统计,从2009年3月(美联储第一次宣布QE1)以来,黄金最多上涨了103%,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数涨幅约10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黄金只上涨了不到2%,但标普500却上涨近8%。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联储于今年1月推出了扭转操作(0T)。
事实上,美联储会否在今年推出QE3或者OT2,这还是个未知数。据彭博社分析,以经济数据来看,美联储宣布QE1时美国经济同比增速为-4.5%,宣布QE2时经济同比增速约为3.5%(2010年3季度)。今年2季度美国经济同比增长2%,仍逊色于QE2推出前水平。
若推QE3金价将重返高位
尽管美国经济确实正在持续改善,但华尔街仍不乏看空者。记者留意到,高盛首席经济学家扬·哈祖斯在最近的报告中表示,“仍然预计在今年6月的FOMC会议上,美联储将推出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这是因为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强劲走势后,美国经济增长又开始放缓。最主要原因是此前的经济增长对未来几个季度的增长动力造成了消耗,其中库存周期逆转对制造业影响较大。”
如果美联储突然改变货币政策至进一步宽松,那么黄金市场会发生什么?不妨以2010年为例,数据显示,黄金在2010年7月下跌了5%,但在美联储于8月推出QE2,随后5个月中连续上涨(累计涨幅20%),截至2011年8月已累计上扬54%。由于黄金价格现报1583美元,如果只考虑未来20%的涨幅,金价将在现在水平上涨至1900美元,轻松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广发期货资深黄金研究员冯亮向记者表示,目前黄金市场的投资热度并没有降下来,做多和做空的人都有。对于未来的黄金走势来说,美联储是否推出进一步货币宽松政策至关重要。如果接下来推QE3,相信金价完全有可能创出新高,甚至攀升至超过2000美元/盎司;但如果没有QE3,甚至这部分预期不断走低,黄金最好情况下就是重新回到之前的高点1920美元/盎司左右,同时在那里筑顶。
国债利差成为重要指标
除了受制于美国经济外,欧债危机程度也是左右黄金走势的关键因素之一。考虑到欧洲流动性已不太能充分说明问题(欧洲央行采用了LTRO等方式注入流动性),国债利差反而成了一个重要指标。
2008年12月,德国10年期国债和美国10年期国债利差约为70个基点,在此2个月前,黄金见底至680美元/盎司。投资者纷纷买入美国国债并推低其利率,暗示市场避险情绪浓厚,进一步也提振了黄金的价格。截至今年5月11日,德国10年期国债反较美国10年期国债低了30个基点,这意味着避险情绪正逐步改善。根据彭博社统计,黄金的历史大底部往往形成于德国10年期国债利率显著高于美国时。比如在2002年3季度,德国10年期国债利率较美国高出了近70个基点,当时黄金价格只有323美元。
南华期货宏观总监张一伟告诉记者,由于欧债危机削弱了欧元地位,加上日元、瑞士法郎等货币主动贬值,事实上美元的地位反而加强了,这就导致短期没有其他货币与其竞争。在全球资金纷纷流入美元和美国国债后,黄金的避险功能却相应削弱了。如果全球经济遭遇二次探底,那么各央行集体放水仍是大概率事件,这将进一步提振金价。黄金短期能否回到此前历史高位取决于三点:首先是本次回调幅度是否够深,其次是会否出现足够大的避险事件,最后是7国集团经济复苏状况。
6月中旬或是金价关键期
汇丰本月报告将2012年黄金平均价格预期从原来的1850美元下调至1760美元,将2013年平均价格从1800美元下调至1775美元。汤森路透GMFS指出,“市场对西班牙新的担忧可将金价推高至2000美元,突破时点可能在明年。短期由于欧债缓解加上QE3可能性下降,导致金价可在未来数月跌至1550美元。但任何下跌都是短暂的,市场会重新聚焦西班牙问题。”
研究机构Casey Research则阐述了为什么黄金牛市并未结束。其报告显示,由于实际利率还是负值,这会最终影响金价。当实际利率为负时,现金和债券的回报低于通胀,投资者兴趣就会转向那些至少不会贬值的工具,黄金自然成为了最可靠的投资标的之一。
博盈贵金属投资总经理王瑞雷告诉记者,黄金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牛市后确实需要喘息,短期风险是显著的,未来不排除会出现大跌,甚至可能到1500美元以下。金价已跌破1600美元的关键支撑,但相信这对牛市不会构成实质性影响。
高盛高华认为,美国经济走弱、欧债风险卷土重来以及现货需求稳健都预示金价将上涨,但在市场预期本已较低的情况下,欧洲或美国的形势需继续恶化才能引发大量投资突然转向黄金。6月中旬可能是金价的关键期,因为6月15日~20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召开会议,6月28~29日欧盟峰会可能就“增长契约”展开讨论。总体来说,维持积极的金价前景预测不变,6个月预测为1840美元。